您的位置:首页 >栏目首页 > 研究 >

梁小玲:37载追光之旅 让看得见的美好触手可及 丨致敬中国医师节

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回过头不经意地望着你,带着粼粼波光,“明眸流盼横波来”便一下子跃然而出。眼睛从来都是五官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不仅是人体美的点睛之笔,还是人体最重要的感知器官,大脑中80%~90%的信息都是通过眼睛获取的。

“失明带来的不便、恐慌是正常人难以想象的。哪怕只是假设自己失明了,都会令我们陷入深深的恐惧。”广东省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简称中山眼科)梁小玲教授和“眼睛”打了37年交道,深知失明将给一个人、一个家庭带来怎样的打击。于是她不断淬炼技艺、矢志创新,从医疗、教学、科研、防盲、管理等多方入手,把光明播撒到每一个需要的角落,帮助无数眼病患者冲破黑暗。机缘巧合丨“命运的齿轮将我带到了眼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医学界有这么一种说法:“金眼科,银外科,累死累活妇产科,腻腻歪歪大内科,一钱不值小儿科,死都不去急诊科。”医院常见科室的“性价比”从中可窥一二。或许你可能觉得,梁小玲真机智,在起跑线便选择了一条轻松的坦途大道,然而,事实绝非如此。

1986年,梁小玲从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毕业,站在了人生的关键节点上。那时,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但医学院里只有各科成绩优异、名列前茅的佼佼者才有机会直接留院。实习阶段更是全面发展,要求学生掌握各个科室的常见技能,成为“初代全科医生。”

儿科实习给梁小玲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憧憬着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儿科医生。尽管她在外科系统实习中罕见地获得了“优秀”;尽管彼时陈耀真教授、毛文书教授等中山眼科的前辈们已在医学界赫赫有名,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眼科领域;尽管儿科在很多人看来又忙又累,梁小玲还是坚定地选择了儿科作为第一志愿。

然而,造化弄人,梁小玲被调剂到了眼科。或是命运使然,在“大科室”占据绝对主流的时代,她来到了眼科这“一小片田地”。

梁小玲回忆说,“当时中国眼科还是以白内障囊内摘除手术为主,缝线是丝线,针很粗,眼部疾病诊疗方兴未艾。” “手术显微镜很缺,曾经作为住院医师的我们,还需要早起上班为当天主刀教授抢占显微镜,以便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

也正是从那时起,中国眼科不段发展壮大。经过几代眼科人的共同努力,中山眼科中心也一步一步发展为全国排名第一的眼科中心。梁小玲很庆幸成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如今各种先进设备都能进驻医院为患者服务了。”

“命运的齿轮将我带到了眼科,如今想来,我很开心接受这种命运。”在梁小玲看来,没有哪个科室不重要、不辛苦,那些极为劳累的科室,确实应当给予更多政策和薪酬的倾斜。

迎难而上丨“没人愿意做眼底病,我就去了”

在眼科深耕学习,逐渐得心应手的梁小玲似乎开启了“开挂模式”,毕业仅12年后,即在1998年,便被聘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底外科主刀医生、眼科副教授,在一众男外科医生中脱颖而出,成为能够独立开展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女外科医生。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开挂”只是表象,没有一条道路尽是坦途而无荆棘,梁小玲“打怪升级”、光速成长的背后,是数倍于常人的努力,是对医学的无限热忱。

抉择是第一关。进入科室,到底是主攻病患多、手术简单、收益高的白内障手术方向,还是转向难度大、经验少、鲜有人涉猎的眼底疾病领域,梁小玲选择了后者。“我不是很喜欢凑热闹,也没什么人愿意做眼底病,所以我就去了。”梁小玲坦露道。

勤奋是第二关。在恩师高汝龙教授的指导下,梁小玲认真钻研理论知识,对手术的每一个细节都认真琢磨。“就读博士时,我的课题是开展视网膜增殖的相关研究,别人是从易到难,我被老师逼着从难到易,所以后来也不会怕遇到疑难病例”,她把主管的每一位患者,每一台手术,都详细记录下来,总结失败原因,力求避免“两次掉进同一个坑里”,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坚持,短短四五年的时间里,梁小玲就独立完成了超过800例眼底病手术。

保持饥饿感是第三关。时间来到1999年,已经是副教授的梁小玲也早已拿到了博士学位,似乎只需维持现状,前路就能一片光明。然而,当恩师李绍珍院士关心地问起“毕业后有什么打算?”梁小玲思索良久,最终笃定寻根溯源,到西医眼科的发源地去继续汲取营养。于是,她选择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读博士后,继续深造。

这段留学经历对梁小玲影响深远,她深深明白了规范化治疗的重要性,更了解到基础研究之于临床治疗的关键,学成归来,她进一步成长的契机悄然而至。

精进不休丨“还得一步一步继续向上攀登”

2003年起,梁小玲和团队在全球首创了视网膜血管瘤切除术,一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要了解这项手术,我们首先得对视网膜血管瘤这一疾病有清晰认识。视网膜血管瘤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不仅会引起眼部病变,还会引起脑内血管、肾脏、胰腺等病变的肿瘤,不少患者皆因脑血管瘤破裂而在很年轻时便不幸离世,令人扼腕。

一名在深圳务工的男青年患者因为视网膜血管瘤病已有一只眼失明,瘤体很大,出现局部渗出性视网膜脱落,只能定期找梁小玲检查,依靠激光治疗维持低视力水平。梁小玲看见他的情况,很不是滋味,便通过查阅文献找到了常规玻璃体手术。该手术需结扎瘤体供氧动脉,然而血管结扎很难,极易出现血管断裂等并发症。她转变思路,在足够的理论支撑和数次尝试下,梁小玲发现切下瘤体并非不可能。术前行激光治疗,术中控制好血压,熟练应用电凝,将增殖膜剥离干净,就能将瘤体完整切下。就这样,梁小玲成功首创了视网膜血管瘤切除术,并开始在领域内深耕。

视网膜血管瘤发病率低,属罕见病,且技术较难,不易掌握,因而可开展的医院并不多,二十年来,梁小玲及团队已记不得为多少患者带去了光明的希望。“手术治疗是保住眼睛的最后方法,但相比治疗,预防更为重要,一旦发现家族亲属有罹患者,应当及时到院检查,当瘤体很小时,激光就可解决问题。”

临床之外,梁小玲也希望在科学研究方面有所突破,她希望能找到部分疾病的发病机理,从而发现更多对应的治疗方法。如制作动物模型,将视网膜血管瘤相应基因剔除,试验可否利用基因编辑改善局部基因以治疗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在眼底的表现。梁小玲希望可以推动更多的科普教育使糖友重视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和科学控糖方法,希望推动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全科医生、内分泌科医生与眼科医生一起,共同打造糖友眼底筛查便利平台,使更多糖友及其家庭免受盲的痛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目前以抗VEGF定期注射治疗最为有效、应用最为广泛,但并非对所有患者100%适用,且患者面临很大的经济负担,如能实现基因治疗,就可一劳永逸,这也是梁小玲的研究方向。

围绕难治性眼底病领域开展的系列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让梁小玲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荣誉,这无疑是对她在眼底病领域多年潜心研究的最大肯定。面对荣誉,梁小玲很是谦虚,“研究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还得一步一步继续向上攀登”。

越是深入地体会医生是什么样子的,便越能从这个职业中发掘一种责任感。 如今,已卸下行政工作的梁小玲,仍在坚持出门诊,参加公益活动,做科普,“能帮助一个是一个,世界上少一份黑暗,就必然会多一份光明!”

关键词:
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
梁小玲:37载追光之旅 让看得见的美好...
“生态+康养”加速新疆尉犁罗布麻全产业...
fat32(ntfs 区别)
科蓝软件张俊喜:关基领域国产数据库应...
贵州银行员工大数据画像:人均月薪超2万...
意甲 国际米兰vs蒙扎